記得當年公司要關閉 Irvin 中心,遷移至矽谷北美總部時,去與不去,難以決擇;最後想到了第一個工作(美國)--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整個公司的管理系統(ERP)。其時常想,如果有一套類似neuBaseX的軟體,應該只需要二、三個月的時間便可以。這樣的軟體肯定是每一工廠都需要的,而我的專業知識足以完成這個軟體,需要的只是時間與一個適當的成長環境,台灣自然是最理想的地方。
基礎產業、沒有成品、無先例可循、須長期研發、應用層面寬廣、市場週期長久,最後加上
"進攻據守"
的優勢。無不符合我個人的特徵,如不把握這個機會必定會
"抱憾終生"。當然了解一下市場是不可少的,雖有數種軟體產生器(Code
Generator)或類似的產品,但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是建構在現有關聯式資料庫(Relational
Data Base)上,不能符合未來智慧型系統開發的條件。諸如專家系統(Expert
System)、決策系統(Decision Analyst System)、人工智慧(Artificial
Intelligence)..等新系統的需求。
以資料庫模仿人腦神經元的觀念早在第一個工作時便想了許久,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,成功的試驗這個想法,立刻打包回台。剛回來時,因綠卡關係,家人還要我每年回美
"報到",但本著 "背水一戰",放棄了。原以為三、五年便可小成,轉眼,十餘載過去,總算達到預期目標。現在可以肯定是--不會
"抱憾終生"。
想想,每個人創業都是 "從今天開始";而我呢,必須先準備十餘年後,才可以開始;那就開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