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頁 4意念、意境

 

5.意識空間

  我們身處於三維空間的世界,這個世界裹所有一切都是原子組成的實體,抽象事件無法在這個實體環境裹呈現它的軌跡。因此,必須打造一個虛擬空間,提供抽象事件可以運行的環境。所有內、外世界發生的事件都被即時的投送至這個空間內。在這個空間中,所有事件都是各自獨立,各有其運行的規則,由「空間」驅動這些事件。當抽象事件(意念)被傳送至這個空間後,這些意念便開始相互的糾纏,產生新的意念,並投入這個空間。隨即進入新一輪的迴圈,如此反復不止。這個空間叫「意識空間」,取自於“在我們思考時,可以感覺到腦中依稀存在的一個空間"。

  意識空間是建構在多CPU或多執行緒的基礎上,每個CPU或執行緒各自承蛓著一個意念,並存於這個空間中,由「意念驅動器」激發它們;意念驅動器本身並不具有執行功能的能力,它只是一輪又一輪的激發焦點意念,可以將意念驅動器看成是意識空間的動力源。以個人用計算機說明,執行緒是意念的執行者;意念驅動器會啟動承載意念的執行緒,這樣意念便能夠以自己的規則執行它的工作。這裡很重要的一個觀念,C語言以呼叫行程的執行方式,會將整個運作導入一種線性、循序的流程。以這種方式製造出的系統,都只會是靜態、被動性的軟體。以駕駛汽車說明,被動性流程所製造出來的系統,不能夠對例外性的事件作出反應,被稱為「自動駕駛」。而主動性的系統(意識空間),具有反應突發性事故的能力,稱做「自主駕駛」。

  意念三態是意識空間的核心運作單元。下面圖13顯示“對向行人說聲“早”,到我回答“早安”的過程 ”。圖中的「隱性意念」表示,“現在上午6點,街道上有行人”。

 

1) 首先,行人所說的“早”映對至神經元〔*早〕,再投射至意識空間成為意念〔~早〕。此時意識空間進入感知態的「理解」程式,感知軌跡的〔+問候,-人,-早上〕與隱性意念〔~6時,~行人〕相吻合,因此屬性〔+問候〕被作為「理解」過程的結果(“早”被理解為〔+問候〕,而非〔+時間〕),並轉換成神經元〔*問候〕。

2) 隨後,意識空間進入感知態的「反應」程式,神經元〔*問候〕的反應軌跡〔~早安,+,+我,-早上〕與隱性意念〔~6時,~行人〕相吻合,因此執行意念〔~早安〕,被選為反應意念,並投送至意識空間。

3) 接著,意識空間進入分析態,意念〔~早安〕的屬性是〔+問候〕;以此參照神經元〔*問候〕,它的事件鏡像含有〔*早安,*早上〕,所以這個「結果」是合理的。

4) 然後,由語法軌跡抽出它的屬性鏈〔+問候〕。再經由神經元〔*問候〕,得到它的事件鏡像〔*早安,*早上〕與隱性意念〔~6時〕相吻合,因此主題神經元〔*早安〕被取出,投送至意識空間。

5) 最後,意識空間進入執行態,再將意念〔~早安〕轉換成中文“早安”;再輸出至行人(輸出裝置)。

 

   

 

.1 虛擬世界

  「一個頭腦,一個世界」。世界是一個自成體系的封閉空間,具備獨立、自主運行、自行成長的性質。是以一個虛擬世界必須具備四個單元「空間、規則、事件、動力」;空間是運作平臺,規則是運行的法則,事件是執行、運作的物件,動力是驅動平臺運行的動力源。這四個單元分別對應到電子腦的意識空間、軌跡及鏡像、意念、意念驅動器。

  每一個世界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規則支撐它的運行。電子腦的軌跡、鏡像…等,儲存了所有意識空間運行所須的規則;而屬性、激素、神經元、意念、意境則催動這些規則的運行。來自外世界持續不斷的訊息,會被轉換成抽象的意念並投射至意識空間,再加上內世界自身所孵化的意念;這些意念在規則的約束下,各自獨立,自主運行,但又與其它意念相互協調;此外,意念驅動器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,使得電子腦具備了一個完整自主運作體系的所有要件,成為一個依附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。

  我們平常所說的成長,從虛擬世界的觀點看,就是「由現有的規則,衍生出新的規則」。之前提到“演算法先天性存在的問題––找答案;使得軟體的適用範圍被局限於某一特定主題”,這是因為它不能衍生出新的、可運行的規則。比較簡單的說法就是,一個演算法只能夠產生或執行一個規則。

  內世界運行時,會產生一種類似「虛擬」的感覺,這種狀況其實是訊息抽象化所形成的(參見2.3神經元)。“抽象是一種不存在的現象,但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它。”,不論是虛擬,還是抽象都是源自於「存在」;反過來說便是,沒有存在就沒有虛擬。



.2 與現實世界的互動

  人腦與現實世界互動的真正意義,是要藉由吸收現實世界的規則,來建構自己;再進一步的,將自我融入現實世界,成為它的一分子。從反面的觀點言,如果人腦失去了吸收外部世界訊息的能力,它將無法建立自我。外部世界指的是,包括自我以外的一切人、事、物。是以「與現實世界的互動」亦包括了人與人間的互動關係。

  內世界與外部世界是處在一種持續、迴圈的互動關係,兩者交互的影響另一方;一直到內世界停止運行前,內、外世界時時刻刻處於這種交流的狀態。一部迎面駛來的車子,會被轉換成意念投影至內世界,進而引起了內世界意境的變化;內世界產生了一個〔避開〕的意念,再指揮身體移動位置;這個身體的移動,亦輕微的改變了外世界。一個人終其一身,都是在與外世界進行著這種無休止的迴圈。

  真實世界之所以具有意義性,是人腦在執行抽象化運作過程中,產生的意義化所致;意識空間的運行也會顯現相似的現象。

.3 想像、推演、創造

  外部訊息以映對方式與大腦產生虛擬的連結,使得我們平時所認知的「與現實世界的溝通」,實際上應該解釋成「與腦中虛擬物件的交流」。患有妄想症的人常會有自言自語的現象,便是在與他腦中的遐想物件交談。像精神分裂症這一類的症狀,意識空間可以輕易的模擬出來,只要複製幾個〔自我〕(神經元),白天使用一號自我,晚上則啟動二號自我,憂鬱的時候激發三號自我,相當時間後便會顯現分裂症的症狀。這是因為三個自我在累積經驗時,所處的主客觀條件都不相同,使得訊息轉換成知識時,產生的差異所造成;這種差異會隨著時間而加大。

  虛擬連結的方式雖然有明顯的缺點,但也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功效,除了之前提到的各種功能外,意識空間亦具有「想像」的能力。也就是在不與外界溝通的情況下,以現有的知識自行孵化出一些虛構的意境,即建立一個「劇本」。能夠想像便能夠推演,能夠推演便具有創造力;想像、推演、創造,是一體三面,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。

  當電子腦要對一個事件進行思考時,要啟動這個事件所代表的主題意念,從它的感知軌跡所攜帶的感知鏈,凝聚出一個叫作引導意念的念頭,形成〔主題意念,引導意念〕的結構,再以其開啟事件的反應軌跡,然後產生一個新的意念。從反面講,如果不能夠產生主題意念,又或不能夠凝聚出引導意念,這會造成意識空間進入空轉狀態。這種模仿人腦的想像方式,亦承襲了人腦同樣的缺點––“無法想像不存在的東西”。我們平常所認為的想像,都根基於已經存在的事物,加油添醋而來的。

.4 表達自我

  一個意境的生成會因主客觀條件的不同而產生差異。這造成了「蘋果的人」、「蘋果的人」、「蘋果的人」與「研究蘋果的人」,對於蘋果的理解存在著相當大程度的差異。隨著累積經驗的增加,每一個人會逐漸的發展出其獨特的人格;這種差異造成兩個人間不能夠以意識交流。電子腦間也是一樣的,無法以意境溝通。以比較通俗的說法,這個世界上不會存在有兩個人,對於同一個事物,會產生完全相同的意境(或理解)。

  對於語言及文字;它們是一種約定,規定了蘋果的讀音及寫法。當我有了一個想法(意念)要表達給對方,要先將這個意念擴展成一個意境,再把意境中的各個意念轉換成相對的讀音或符號,再傳達給對方。電子腦表達自我的方式也是仿照人腦的模式;至於像計算機間的資料傳輸,電子腦也可以,但那是資料傳輸,不是意見交流。這種表達方將意境轉換成語言,接受方再將語言轉換成意境的交流方式,明顯有很大缺點。意境轉成語言時會產生失真,語言轉換成意境時又會有偏差;常常造成誤解。但這種模式在處理「容錯」、「模糊」方面,卻顯現出非常大的優勢。有一次,到一個遊樂區,滿滿的人潮,我說“我不喜歡這裡”;從語法的角度看,這是一句沒頭沒腦的話,但旁邊聽的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。以意識空間來解釋這個事件是很容易理解的,因為在場每個人的意識空間中都存有“滿滿的人潮”這個意境,將我說的話與它掛鉤,便瞭解我的意思。是以我們與人交談時,我們懂的不是對方說的話,而是懂自己腦中產生的意境。這個例子也說明了為何“同樣一句話,對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結果”。

  電子腦的溝通方式與現在市面上流行的AI對話系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;AI對話系統是從大資料中找出一個最適當的句子做為答案。而電子腦在與人交流時,是一種自我意識的陳述。事實上,電子腦的體系中並沒有語言這種分枝架構,也沒有大資料的概念;所謂交談指的是,接受外部訊息及表達自我的功能。

  當我們面對不同的人時,會產生不同的心境,也因此會產生不同的對話內容。假設我們在街上遇見一個人,向對方說聲「你好」,這很正常;但如果是自己的父親或母親,如果還是這一句「你好」,會讓人覺得很怪異。那是因為我們以語言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感想,而每一個人與父母間的關係遠超過「你好」這兩個字所隱含的層次,這種「知覺」是從小逐步累積下來的;而這種「知覺的累積」對每一個人都不一樣,它是從你第一次接觸到這個人便開始形成;是以當我們面對不同的人時便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應,並有不同的話語。

.5 經驗的累積與記憶

  在意識空間的運作模式下,是不存在有學習這種功能;而是以經驗累積的方式吸收外世界的訊息,這個累積經驗的過程是一直持續進行著。假設,一位來自五百年前的人,我想要讓他知道飛機是什麼;只要帶他塔上飛機,天上繞一圈,他便知道了。以意識空間來解釋這個過程,飛機的外形、機艙的佈置、飛行時的感覺、…等,被逐一傳送至腦中,形成意境。這些組合成的意境被儲存後便叫記憶;之後,還會進行一些關聯性的連結動作,以後這些經驗在被取用時則成為知識。

  將記憶以意境的方式儲存,是根據人腦思考時腦中顯現擬似的畫面所設計的。當須要使用這個記憶(意境)時,只要將這個意境以資料鏈的方式讀出,再投送至意識空間便可。如同人腦一樣,意境化的記憶,亦是一種蒙矓的記憶,不是非常精確,但可以節省大量儲存單位。最重要的,這種記憶是可以取用後便立即使用,不需要再經過加工程式。而且它是已經與其它記憶緊密連結,處於一種可以立即協同運行的狀態。此外這種記憶方式是可迭加、調整的;以前述來自五百年前的人為例,今天在街上看到一部汽車,知道了汽車的外形;明天坐進車內,看到車內的擺設;隨著與汽車的接觸越多,對於汽車的瞭解逐日増加。如同人腦,電子腦亦是借著這種經驗累積的方式達到成長的目的。我們平時所說的記憶,在電子腦中叫做「意境」。

  資料、知識、記憶是不一樣的。將百科全書的內容以字碼的方式儲存到記憶體,叫做資料。將資料抽象化,再連結至意念網路,叫做知識。將意境記錄下來,則叫做記憶。 

.6 慣性運作

   我們日常大部分的作為,是以慣性的方式進行著。例如,我們走路時頭腦並沒有發出舉左腳、邁右腳的指令。這樣便可以將頭腦釋放開來,集中於需要關注的事。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這種情況,慣性運作幾乎支配著我們每天的作息及行為,只是我們向來不會去注意這種例行性的事件。人腦在處理事件時,是分為顯性事件及隱性事件兩種模式,兩個模式可以同時進行。當我和朋友邊走邊聊時,“和朋友聊天”是顯性事件,“走路”則是隱性事件。在隱性狀態下的運作,也會主動的避開前方的障礙物,紅燈亮時會停下。這時如果遇到突發事件,則這個突發事件會成為顯性。

  意念驅動器以迴圈的方式,激發意念的承載執行緒,進而推動了電子腦的運行。而它本身就是一個執行緒,這提供了電子腦同時處理顯性事件及隱性事件的簡易模式。只要建立一個新的執行緒,讓這個新建的執行緒使用意念驅動器的程式,執行隱性事件即可。



  電子腦雖是仿造人腦,在各種功能的運作上也非常接近人腦的情況,但因建構本質的不同,差異自然存在。由於機器不能夠產生化學變化,無法生成像人腦一樣的感覺,但仍然可以在功能上或意義上形成類似的效果。激素的設計目的,便是用來強化這種效果,並不是要將電子腦打造成與人腦一模一樣;而是因為激素是讓電子腦產生自我以及智慧的必要功能之一。

 

.8 懂

  迎面而來的行人說聲“早”,我們可以懂他的意思。電子腦是將這個“懂”拆成兩個流程執行,分為「理解」及「反應」。在理解流程的時候,電子腦會取得事件的感知鏈,再去參照意識空間此時存在的其它顯性意念及隱性意念,來確認它的實際意思(比如,這個“早”可能指“早上”,也可能是“早安”),再激發確認後得到的意念(比如早安)進入反應流程,取出相應的反應意念(比如問安)。這就是電子腦“懂”的過程,先確認事件的真實意思,再以這個意思的反應鏈作出反應。如果來人是以不友善的態度說出“早”,我們會將其解讀成另一種意思,自然會產生另一種反應。

  上面的例子,指出了我們與人交談的時候,不是只有從語言文字去瞭解對方的意思,對方的語態、表情、動作、姿態以及其它主客觀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解讀。也說明了我們平時所認知的“懂”,不是一個靜態的現象,它是一個事件流動的過程,事件的意涵會隨著過程而改變。

.9 行程

  “聚餐,晚上7點”,“ 座談會,明天10點”,“ 接機,後天下午2點”,…,日常生活中總會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事情。這些事件叫做「行程」,它的結構為〔主題,時間,日期,條件〕,其中的主題與條件都是神經元的節點座標。當全域鏡像要將意識空間的意境記錄下來時,會將與行程有關的意念加入行程串列中。而如果某個行程的行動條件(或時間,日期)已經不存在時,行程執行緒便會將這個行程從串列中移除。電子腦以一個常駐執行緒管理這些事件,每當電子腦處於「閒置」狀態下,行程執行緒就會嘗試發出一個意念(如聚餐,或座談會,或接機)至意識空間。

  行程執行緒並不具備執行功能的能力,它只是很單純的掃瞄意識空間現在所有的顯性及隱性意念,再決定是否發出一個意念。這是模擬人腦在「閒置」時,常會浮現出某些念頭。執行緒會主動發出意念,使得電子腦具有主動表現自我的能力;也就是說,一旦電子腦具有撥打電話的功能,則當它想念張三時,可以主動找張三聊天。以行程執行緒來處理這些「行程」,最主要的目的是,要經由執行緒表現出時間性。比如,現在忙,過五分鐘後再撥電話。能夠主動表達自我的意念,便代表電子腦的運作模型,具備擁有自主意識的可能。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回通用人工智慧主頁